编者按:11月16日,《法制日报》头版刊文,聚焦广州注重推进新时代以法治为核心的城市软实力建设,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本报特予以转载。
法者,治之端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认为:经济是硬实力、法治是软实力。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的新征程上,广州必须更加注重推进新时代以法治为核心的城市软实力建设,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广州就出台了建设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3年行动方案,率先对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今年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更是将“提升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重点改革项目,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提升广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总体工作方案》,提出组织开展一个问卷调查、制订一个政策文件、举办一个高端论坛等“八个一”活动。
目前,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居全国前三,在穗投资的外资企业达2.7万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20家把总部或地区总部设在广州。今年12月,《财富》全球论坛将在羊城举办。这一论坛能够落户广州,充分反映出广州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资源集聚能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法治政府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早上9点,在广州市海珠区做服饰生意的黄先生来到区政务服务中心领营业执照。“我昨天9点来窗口递交了申报材料,24小时就拿到了执照!”黄先生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目前,广州已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登记实现“全城通办”,并同步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与省、市数字证书体系的绑定和深度集成。
广州市市长温国辉说,政府依法行政是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因此,要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广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晓丹介绍,企业来穗创业,首先看重的是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维护公平交易和自由竞争秩序。
截至目前,广州已进行了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行政审批效能大幅提高。
实践中,广州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3项试点工作,以强化社会监督,防范行政机关不作为、乱作为。至今年4月1日,广州39个市直部门全部完成行政执法数据公开,在国内完成了“首晒”行政执法数据的创举。
记者在广州市政府门户网站的“2016年度行政执法数据公开”栏目看到,39个市直部门2016年度罚没总金额超过12.5亿元,哪家单位有多少项行政处罚权、处罚了多少宗、罚了多少钱,均可在数据中找到答案。
“放得下”也必须“管得住”。广州市政府在放权的同时,也同步加大了对企业、行业的依法监管,督促它们依法经商。
目前,广州市对在穗企业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打造市级公共信用信息统一对外发布、查询和异议受理等信用信息平台——“信用广州网”。
广州用政府减权限权和监管改革,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释放:2016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商事主体比2015年增长22%,高出全国平均增速8个百分点;连续四年获得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
公正司法护佑企业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按规定办事不求人,按法律经营不怕事,利益受损不怕打官司——我们把总部落户在广州,看重的就是这里的法治环境。”国内某知名电商销售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去年,该企业旗下的知名电商平台被违法者利用,大肆销售假冒的“茅台”“五粮液”等名酒,让平台与企业陷入信任危机。
荔湾区检察院查办该案后,采取行动集中打击此类犯罪,还就电商平台售假的防范以及企业的法治建设等向全区电商行业建言献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在司法活动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原则,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谢晓丹说。
为了给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司法保障,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省首设金融审判庭,成立全国首个涉“一带一路”建设案件专业合议庭,成立清算与破产审判庭,推动成立全国首家破产管理人自治组织——广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广州海事法院在南沙区成立广东自由贸易区巡回法庭;广州仲裁委成立中国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全力助推自贸区经济社会发展。
产权保护是很多跨国企业非常重视的营商因素。去年以来,广州市公安机关共侦破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侵占企业利益案件715宗,捣毁制售假窝点323个,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案值超过10亿元。全市检察机关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简化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手续,积极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11月4日,一场“知识产权与世界财富”主题论坛在广州举行,全国各地及国外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学者、法官、律师等齐集羊城,探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热点问题,充分展示了广州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方面的强大实力。
根据广东省委政法委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的2017年上半年民意调查显示,广州市群众安全感、政法工作满意度、平安创建知晓度分别位列全省第三位、第一位和第二位。2016年9月,广州市被中央综治委、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确认为全国“雪亮工程”示范城市,成为超大城市中的唯一一个。今年6月底,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向全国介绍了运用视频监控守护城市平安的经验做法。
平安有序、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护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有序发展,为广州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充沛的活力。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中,广州排名全国第一。
法治成为每个公民和企业的行为准则
近日,在南沙区商事调解中心,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的双方,在该中心特邀的香港调解员的调解下,不到2小时就达成调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
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是广州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里,广州建立了商事特邀调解制度,聘任境内外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建立了线上商事调解中心,研发自贸区商事调解APP,构建起自贸区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广东省委党校法学教授、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表示,“一个城市,只有市民信法、企业守法、碰到问题找法、解决矛盾靠法,让法治成为每一个公民和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才能孕育出政通人和、宜居宜业的营商环境。”
记者了解到,为了实现“全民守法”的良好局面,广州积极推动法治宣传与大众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法治文化建设同步。
今年9月,一场声势浩大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宣传月”活动在广州铺开。在市委政法委牵头下,该市的涉企行政、司法单位针对本部门依法实施但企业和市民知晓率不高、获得感不强的优惠政策和便民利企措施进行集中宣传,通过宣传承诺倒逼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提升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识和水平。
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是广州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大利器。广州先后组建四个百名专家律师“暖企行动”法律服务团,为企业合并重组、外贸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法律支持;广州市法学会通过“以法兴企”文化沙龙,为企业家们搭建与法学专家面对面沟通咨询法律问题的平台。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实现法治引领、规范、保障经济发展的作用,今年7月,广州市委政法委制定《关于开展类案发布工作的实施方案》,组织发动政法及行政执法等部门,梳理分析执法司法大数据,向企业发布防范法律风险提示。此后,该委联合相关部门发布的电子商务活动法律风险的提示、各种诈骗犯罪“套路”的梳理、房屋交易的法律风险等分析报告,在广州商界引起强烈反响。
此外,广州仲裁委员会在国内率先打造网络仲裁平台,数据从交易平台调出并直接推送到仲裁云平台上,从立案、受理到裁决、送达等全部程序都在网上进行,实现“一键仲裁”。
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形成,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强有力的支撑。在广州立白企业集团的各大生产基地,从办公场所、生产车间到园区绿地、厂区道路等,随处可见的法治宣传园地和宣传栏让这里的员工时刻接受着法治的熏陶。
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创建中,广州注重推进企业法治文化的建设,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层及管理人员法治培训制度,做到普法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法治宣传员(志愿者)队伍,建立人员调解组织和法律援助联络员,让企业员工知法、守法、遇事用法。
“无处不在的法律服务,其实就是无处不在的法律课堂,只有人人懂法,才能人人守法,只有人人守法,才有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立白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凯旋说。